北京19家醫院院長“模擬患者”就診感受“看病難。
當前,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都有一個不小的群體:他們有病不能及時看,該住院不能及時住院,病未痊愈便要求離開醫院,生怕承擔不了高昂的醫療費用。“沒啥別沒錢,有啥別有病”,這是老百姓害怕生病的真實寫照。目前,我國醫療衛生的水平已經達到發展中國家的較高水平。但是,由于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不到位,醫療費用增長過快,出現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群眾反映十分強烈。國家大計,民生為重。醫療問題是一根敏感的“社會神經”,牽動千家萬戶。這個問題解決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
【問題預測】
1.造成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參考答案】
造成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原因主要包括:
1)醫療資源人均水平較低,配置不均衡,難以滿足群眾需要;
2)醫療保障制度不健全,多數群眾靠自費就醫,醫療費用上漲速度超過居民收入增長速度;
3)公立醫療機構運行機制不合理,公益性質淡化;
4)藥品和醫用器材生產流通秩序混亂,價格過高。
2.你覺得采取什么措施來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參考答案】
一是調整醫療衛生資源的配置格局。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重點加強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和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落實經費保障措施。
二是加快完善醫療保障制度。在城市,要在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同時,建立健全服務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在農村,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三是強化公立醫院公共服務職能,加強醫德醫風建設,規范收支管理,糾正片面創收傾向。關鍵是明確政府責任,增加政府對醫療衛生的投入,對公立醫院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改變目前公立醫院以藥養醫、片面創收的運行機制。
四是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整頓藥品生產和流通秩序,保證群眾基本用藥。根據國家、社會、個人承受能力和安全、有效、價廉的原則,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保證群眾基本用藥。整頓藥品生產流通秩序,加強藥品價格監管,嚴禁虛高定價。
五是嚴格醫療機構、技術準入和人員執業資格審核,引導社會資金依法創辦醫療衛生機構,支持有資質人員依法開業,方便群眾就醫。
六是發揮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簡、便、驗、廉”的優勢,大力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發展。